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传输线用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包括集线底板、保护外壳、上层固定块,集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集线顶板,集线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安装块,保护外壳的外圈设置有反光带,当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向上提起时,集线顶板带动下端的上层固定块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柱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且压缩弹簧受力拉伸,然后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不再相互接触,此时底板集线夹槽与顶板集线夹槽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方便数据传输线及数据传输线接头的插入,插入工作完成后,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放下直至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再次相接触。
公开号:CN214337421U
申请号:CN202120604225.3U
申请日:2021-03-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娜
申请人:杨娜;
IPC主号:H02G3-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传输线用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
[n0002] 新中国建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推进,全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稳步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率较低,其中广播覆盖率仅为53.7%,电视覆盖率也只有49.5%,到了90年代广播电视覆盖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1990年,我国广播覆盖率达到74.7%,电视覆盖率反超为79.4%,进入21世纪后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2000年我国广播覆盖率达到92.47%,电视覆盖率达到93.4%,2006年,我国广电总局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 79号),重点进行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效,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78%和97.62%,2015年分别为98.17%和98.88%,2016年广电总局又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6〕20号),在国家政策带动下,2016年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37%和98.88% ,2017年分别为98.71%和99.07%,接近全面覆盖。
[n0003] 在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到各种数据传输线,为了使这些数据传输线更加安全地使用,因此会使用到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现有的集线装置不能灵活地将数据传输线插入至集线装置,同时也不适用于一些露天环境使用。
[n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通过保护外壳的设置,用于对集线底板、集线顶板及数据传输线的保护,进而避免集线装置在露天环境中使用时受到高空坠物的影响,当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向上提起时,集线顶板带动下端的上层固定块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柱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且压缩弹簧受力拉伸,然后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不再相互接触,此时底板集线夹槽与顶板集线夹槽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方便数据传输线及数据传输线接头的插入,插入工作完成后,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放下直至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再次相接触的特点。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包括集线底板、保护外壳、上层固定块,所述集线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集线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底板内孔,所述集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集线顶板,所述集线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安装块,所述保护外壳的外圈设置有反光带,所述上层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下层固定块。
[n0006] 优选的,所述集线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底板集线夹槽,底板集线夹槽为半圆形光滑结构设置,底板集线夹槽的数量为四个;当需要将数据传输线进行集线安装时,将数据传输线分别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上方的位置,通过半圆形光滑结构设置的底板集线夹槽,使其可以与数据传输线更好的相贴合,同时减轻对数据传输线造成的磨损,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n0007] 优选的,所述防潮层为长方形结构设置的橡胶层,防潮层的长度与集线底板的长度相同,防潮层的宽度与集线底板的宽度相同,防潮层的高度为集线底板高度的九分之一;通过防潮层的设置,用于避免因使用环境的潮湿而对集线装置里面的数据传输线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线使用的安全性。
[n0008] 优选的,所述集线顶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集线顶板共设置有四块,集线顶板的长度与集线底板的宽度相同,每个集线顶板的内侧设置有顶板集线夹槽,顶板集线夹槽为半圆形结构设置,顶板集线夹槽的直径与底板集线夹槽的直径相同,且顶板集线夹槽可以与相应的底板集线夹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每块集线顶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应的顶板把手;通过集线顶板的设置,用于对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与顶板集线夹槽之间数据传输线的固定,通过顶板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地将集线顶板向上提起。
[n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块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安装块共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安装块对称安装设置,每块固定安装块的内侧均设置有三个固定安装螺孔;当需要对集线装置进行位置固定时,先将集线装置放于合适的位置,防潮层与安装面相接触,然后使用固定螺钉依次穿过两块固定安装块内侧的固定安装螺孔,进而实现对集线装置的安装固定。
[n0010]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数据传输线通孔,数据传输线通孔的数量共设置有八个,每四个数据传输线通孔为一组,两组数据传输线通孔对称设置;通过保护外壳的设置,用于对集线底板、集线顶板及数据传输线的保护,进而避免集线装置在露天环境中使用时受到高空坠物的影响。
[n0011] 优选的,所述反光带为长条形结构设置的双色反光警示带,反光带共设置有两条,一条设置于保护外壳外圈的四周位置,一条设置于保护外壳上顶面的中间位置;通过反光带的设置,用于标注出集线装置所在的具体位置,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集线装置,而且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一些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集线装置。
[n0012] 优选的,所述上层固定块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上层固定块固定安装于集线顶板的下端位置,上层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滑动柱的外圈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与上层固定块、下层固定块均固定连接;当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向上提起时,集线顶板带动下端的上层固定块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柱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且压缩弹簧受力拉伸,然后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不再相互接触,此时底板集线夹槽与顶板集线夹槽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方便数据传输线及数据传输线接头的插入,插入工作完成后,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放下直至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再次相接触。
[n0013] 优选的,所述下层固定块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下层固定块的直径与上层固定块的直径相同,下层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底板内孔内侧的位置,下层固定块的外圈直径与底板内孔的内圈直径相匹配,下层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尺寸与滑动柱的尺寸相匹配;通过下层固定块的设置,为滑动柱垂直方向的上、下滑动提供空间,同时可以用于限制上层固定块的移动范围。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将数据传输线进行集线安装时,将数据传输线分别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上方的位置,通过半圆形光滑结构设置的底板集线夹槽,使其可以与数据传输线更好的相贴合,同时减轻对数据传输线造成的磨损,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通过防潮层的设置,用于避免因使用环境的潮湿而对集线装置里面的数据传输线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线使用的安全性,通过保护外壳的设置,用于对集线底板、集线顶板及数据传输线的保护,进而避免集线装置在露天环境中使用时受到高空坠物的影响,通过反光带的设置,用于标注出集线装置所在的具体位置,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集线装置,而且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一些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集线装置,当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向上提起时,集线顶板带动下端的上层固定块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柱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且压缩弹簧受力拉伸,然后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不再相互接触,此时底板集线夹槽与顶板集线夹槽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方便数据传输线及数据传输线接头的插入,插入工作完成后,通过顶板把手将相应的集线顶板放下直至集线顶板与集线底板再次相接触。
[n0015]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n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线顶板被提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线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中:1、集线底板;11、底板集线夹槽;12、防潮层;13、底板内孔;2、集线顶板;21、顶板集线夹槽;22、顶板把手;3、固定安装块;31、固定安装螺孔;4、保护外壳;41、数据传输线通孔;42、反光带;5、上层固定块;51、滑动柱;52、压缩弹簧;53、下层固定块。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实施例1
[n0026]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包括集线底板1、保护外壳4、上层固定块5,所述集线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防潮层12,所述集线底板1的内侧设置有底板内孔13,所述集线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集线顶板2,所述集线底板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安装块3,所述保护外壳4的外圈设置有反光带42,所述上层固定块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固定块53。
[n0027] 具体的,所述集线底板1的内侧设置有底板集线夹槽11,底板集线夹槽11为半圆形光滑结构设置,底板集线夹槽11的数量为四个;当需要将数据传输线进行集线安装时,将数据传输线分别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11上方的位置,通过半圆形光滑结构设置的底板集线夹槽11,使其可以与数据传输线更好的相贴合,同时减轻对数据传输线造成的磨损,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n0028] 具体的,所述防潮层12为长方形结构设置的橡胶层,防潮层12的长度与集线底板1的长度相同,防潮层12的宽度与集线底板1的宽度相同,防潮层12的高度为集线底板1高度的九分之一;通过防潮层12的设置,用于避免因使用环境的潮湿而对集线装置里面的数据传输线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线使用的安全性。
[n0029] 具体的,所述集线顶板2为长方形结构设置,集线顶板2共设置有四块,集线顶板2的长度与集线底板1的宽度相同,每个集线顶板2的内侧设置有顶板集线夹槽21,顶板集线夹槽21为半圆形结构设置,顶板集线夹槽21的直径与底板集线夹槽11的直径相同,且顶板集线夹槽21可以与相应的底板集线夹槽11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每块集线顶板2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应的顶板把手22;通过集线顶板2的设置,用于对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11与顶板集线夹槽21之间数据传输线的固定,通过顶板把手22的设置,可以方便地将集线顶板2向上提起。
[n0030] 具体的,所述固定安装块3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安装块3共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安装块3对称安装设置,每块固定安装块3的内侧均设置有三个固定安装螺孔31;当需要对集线装置进行位置固定时,先将集线装置放于合适的位置,防潮层12与安装面相接触,然后使用固定螺钉依次穿过两块固定安装块3内侧的固定安装螺孔31,进而实现对集线装置的安装固定。
[n0031] 具体的,所述保护外壳4的内侧设置有数据传输线通孔41,数据传输线通孔41的数量共设置有八个,每四个数据传输线通孔41为一组,两组数据传输线通孔41对称设置;通过保护外壳4的设置,用于对集线底板1、集线顶板2及数据传输线的保护,进而避免集线装置在露天环境中使用时受到高空坠物的影响。
[n0032] 具体的,所述反光带42为长条形结构设置的双色反光警示带,反光带42共设置有两条,一条设置于保护外壳4外圈的四周位置,一条设置于保护外壳4上顶面的中间位置;通过反光带42的设置,用于标注出集线装置所在的具体位置,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集线装置,而且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一些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集线装置。
[n0033] 具体的,所述上层固定块5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上层固定块5固定安装于集线顶板2的下端位置,上层固定块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动柱51,滑动柱51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滑动柱51的外圈设置有压缩弹簧52,压缩弹簧52与上层固定块5、下层固定块53均固定连接;当通过顶板把手22将相应的集线顶板2向上提起时,集线顶板2带动下端的上层固定块5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柱51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且压缩弹簧52受力拉伸,然后集线顶板2与集线底板1不再相互接触,此时底板集线夹槽11与顶板集线夹槽21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方便数据传输线及数据传输线接头的插入,插入工作完成后,通过顶板把手22将相应的集线顶板2放下直至集线顶板2与集线底板1再次相接触。
[n0034] 具体的,所述下层固定块53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下层固定块53的直径与上层固定块5的直径相同,下层固定块53固定安装于底板内孔13内侧的位置,下层固定块53的外圈直径与底板内孔13的内圈直径相匹配,下层固定块53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尺寸与滑动柱51的尺寸相匹配;通过下层固定块53的设置,
[n0035] 为滑动柱51垂直方向的上、下滑动提供空间,同时可以用于限制上层固定块5的移动范围。
[n003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先将集线装置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取下保护外壳4,然后通过顶板把手22将相应的集线顶板2向上提起,集线顶板2带动下端的上层固定块5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柱51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的向上移动且压缩弹簧52受力拉伸,通过下层固定块53的设置,为滑动柱51垂直方向的上、下滑动提供空间,同时可以用于限制上层固定块5的移动范围,然后集线顶板2与集线底板1不再相互接触,此时底板集线夹槽11与顶板集线夹槽21之间的距离变长,然后将数据传输线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11上方的位置,插入工作完成后,通过顶板把手22将相应的集线顶板2放下直至集线顶板2与集线底板1再次相接触,通过集线顶板2的设置,用于对放置于底板集线夹槽11与顶板集线夹槽21之间数据传输线的固定,当需要对集线装置进行位置固定时,防潮层12与安装面相接触,然后使用固定螺钉依次穿过两块固定安装块3内侧的固定安装螺孔31,进而实现对集线装置的安装固定,然后盖上保护外壳4,通过保护外壳4的设置,用于对集线底板1、集线顶板2及数据传输线的保护,通过反光带42的设置,用于标注出集线装置所在的具体位置,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集线装置,而且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一些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集线装置。
[n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线底板(1)、保护外壳(4)、上层固定块(5),所述集线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防潮层(12),所述集线底板(1)的内侧设置有底板内孔(13),所述集线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集线顶板(2),所述集线底板(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安装块(3),所述保护外壳(4)的外圈设置有反光带(42),所述上层固定块(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固定块(5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底板(1)的内侧设置有底板集线夹槽(11),底板集线夹槽(11)为半圆形光滑结构设置,底板集线夹槽(11)的数量为四个。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12)为长方形结构设置的橡胶层,防潮层(12)的长度与集线底板(1)的长度相同,防潮层(12)的宽度与集线底板(1)的宽度相同,防潮层(12)的高度为集线底板(1)高度的九分之一。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顶板(2)为长方形结构设置,集线顶板(2)共设置有四块,集线顶板(2)的长度与集线底板(1)的宽度相同,每个集线顶板(2)的内侧设置有顶板集线夹槽(21),顶板集线夹槽(21)为半圆形结构设置,顶板集线夹槽(21)的直径与底板集线夹槽(11)的直径相同,且顶板集线夹槽(21)可以与相应的底板集线夹槽(11)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每块集线顶板(2)的上端均设置有相应的顶板把手(22)。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块(3)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安装块(3)共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安装块(3)对称安装设置,每块固定安装块(3)的内侧均设置有三个固定安装螺孔(31)。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4)的内侧设置有数据传输线通孔(41),数据传输线通孔(41)的数量共设置有八个,每四个数据传输线通孔(41)为一组,两组数据传输线通孔(41)对称设置。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带(42)为长条形结构设置的双色反光警示带,反光带(42)共设置有两条,一条设置于保护外壳(4)外圈的四周位置,一条设置于保护外壳(4)上顶面的中间位置。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固定块(5)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上层固定块(5)固定安装于集线顶板(2)的下端位置,上层固定块(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动柱(51),滑动柱(51)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滑动柱(51)的外圈设置有压缩弹簧(52),压缩弹簧(52)与上层固定块(5)、下层固定块(53)均固定连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固定块(53)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下层固定块(53)的直径与上层固定块(5)的直径相同,下层固定块(53)固定安装于底板内孔(13)内侧的位置,下层固定块(53)的外圈直径与底板内孔(13)的内圈直径相匹配,下层固定块(53)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尺寸与滑动柱(51)的尺寸相匹配。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6878376U|2018-01-12|一种电力设备检修用旋转升降绝缘爬梯
CN214337421U|2021-10-01|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
CN205786901U|2016-12-07|绝缘子检测机器人
CN210073481U|2020-02-14|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复合绝缘子
CN210183466U|2020-03-24|一种升降式通信设备支撑装置
CN208280709U|2018-12-25|一种室外用便于安装移动的简易通讯基站
CN206161560U|2017-05-10|一种爬行式圆钢避雷针状态检测机器人
CN205665939U|2016-10-26|抽拉柜体式电力营销实训装置
CN209768028U|2019-12-10|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用的数据传输终端
CN107399697A|2017-11-28|一种易于维护的地面通信基站
CN211106994U|2020-07-28|一种改进型节能防辐射无线充电发射器
CN107548170A|2018-01-05|一种便于检修的地面通信基站
CN211505853U|2020-09-15|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检定装置
CN214228380U|2021-09-17|一种便携式电子信息通讯设备
CN214796940U|2021-11-19|一种可调节长度的组合绝缘子
CN209856932U|2019-12-27|一种道路桥梁使用的路灯保护装置
CN211313578U|2020-08-21|110kV小型化电缆登杆平台
CN210391381U|2020-04-24|一种汽车左右侧围限位安装支架
CN213520609U|2021-06-22|一种多功能组合数据线
CN214901571U|2021-11-26|一种超导量子通信装置
CN213707667U|2021-07-16|一种电力工程维修用操作台
CN210195188U|2020-03-27|一种充气式可移动操作平台
CN212255815U|2020-12-29|一种移动通信用光缆终端盒安装台架
CN212077724U|2020-12-04|一种园林用景观防护栏
CN210142880U|2020-03-13|一种住宅户内pvc线槽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04225.3U|CN214337421U|2021-03-25|2021-03-25|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CN202120604225.3U| CN214337421U|2021-03-25|2021-03-25|一种用于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据传输线集线装置|
[返回顶部]